赠陈生遴得解还姑苏因贺其尊府大司成苇川
才子文华二十馀,寻常亦读五车书。秋高凌凤折丹桂,腾空入月骑蟾蜍。
身上陆离云锦裳,口中咳唾明月珠。拾芥归来称庆爵,圣途万里期驱车。
谁留有馀不尽之积庆?学君学士早已焚金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遴(lín):选拔。
- 得解:指通过科举考试。
- 姑苏:苏州的别称。
- 大司成:古代官职名,此指陈生的父亲。
- 苇川:可能是陈生父亲的名字或号。
- 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问深。
- 丹桂:比喻科举及第。
- 蟾蜍(chán chú):传说月中的动物,此指月亮。
- 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 云锦裳:华美的衣服。
- 咳唾:比喻言谈或文词。
- 明月珠:珍贵的珠子,比喻美好的言辞。
- 拾芥:比喻容易得到。
- 庆爵:庆祝的酒。
- 圣途:指科举之路。
- 驱车:比喻追求功名。
- 有馀不尽:指剩余的福泽。
- 积庆:积累的福气。
- 焚金鱼:古代官员辞职时焚烧金鱼符,此指放弃官职。
翻译
才子文华二十余,平常也读了五车书。秋高气爽时,如凤凰般高飞折取丹桂,腾空进入月宫骑着蟾蜍。 身上穿着色彩斑斓的云锦衣裳,口中说出的话语如同明亮的珍珠。轻易归来庆祝,举杯称颂,期望在科举之路上驱车前行,达到万里之外。 谁会留下不尽的福泽?学习君子的学问,早已放弃了官职,焚烧了金鱼符。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陈生的才华和学识,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他科举及第的荣耀和未来的光明前景。诗中“秋高凌凤折丹桂”等句,以凤凰、丹桂等象征高洁和成功的意象,展现了陈生的非凡气质和远大志向。结尾提到“焚金鱼”,暗示陈生已超越了世俗的功名,追求更高的学问和精神境界。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陈生未来成就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