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砚席:指读书、学习的地方。
- 秋鸿:秋天的鸿雁,常用来比喻离别。
- 宦海:比喻官场,指官员的生涯。
- 积薪:比喻官职的升降,如同堆积的薪柴,高低不定。
- 飘梗:比喻行踪不定,如同飘浮的梗草。
- 舣舟:停泊的船只。
- 太白楼:地名,此处可能指某处的楼阁。
翻译
回忆起在成都一同读书的日子,我们像秋天的鸿雁一样在天各一方。你比我年长五年,现在你的行色让人在三月的春天感到困倦。在官场中,我们的职位像堆积的薪柴一样上下不定,作为旅人,我们的行踪像飘浮的梗草一样东西不定。停泊的船只无法完全表达我的情感,太白楼前的柳絮随着风飘扬。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留别和对官场生涯的感慨。诗中,“忆在成都砚席同”一句,即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又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后文通过“宦海积薪”和“客途飘梗”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官场的起伏和旅途的不定,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迷茫的情绪。结尾的“太白楼前柳絮风”则以景结情,既增添了诗意,又深化了离别的哀愁。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新墟吴亚卿先生哀挽二首 》 —— [ 明 ] 程敏政
- 《 次韵题竹鹤老人画 》 —— [ 明 ] 程敏政
- 《 次韵原博宾之舜咨鸣治赐宴联句 》 —— [ 明 ] 程敏政
- 《 仆家徽之篁墩有晋循吏陈忠臣之祠第在焉土人尝更名黄以避巢贼之荼毒袭称至今仆近复篁墩之号而翰长镜川先生作十绝非之仆亦未敢以为是也谨次韵随章奉答幸终教之 》 —— [ 明 ] 程敏政
- 《 送南京少宗伯尹正言先生奉表入贺礼成还任次南都赠行韵六章 》 —— [ 明 ] 程敏政
- 《 桃源行为扬州王彦平太守题画 》 —— [ 明 ] 程敏政
- 《 张廷芳李若虚二宪副及江廷诸宪佥约游西湖左时翊大参后至得联句十首时成化癸夘三月三日也 》 —— [ 明 ] 程敏政
- 《 游锦衣章千户彦广园亭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