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衍圣公

阙里巍巍入望中,后生山仰意何穷。 文光远烛奎星上,圣泽长随泗水东。 崇德已隆昭代礼,象贤当有素王风。 十年滥接葭莩契,寸札殷勤托便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阙里:地名,孔子故里,在今山东曲阜城内阙里街。因有两石阙,故名。孔子曾在此讲学。
  • 巍巍:高大壮观的样子。
  • 后生:年轻人,后辈。
  • 山仰:比喻对高尚品德的仰慕。
  • 文光:指文章的光彩。
  • 奎星: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主文章。
  • 泗水:河流名,流经山东曲阜,孔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
  • 崇德:推崇德行。
  • 昭代:政治清明的时代,常用以称颂本朝或当今时代。
  • 象贤:效法先人的贤德。
  • 素王:指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的人,特指孔子。
  • 滥接:过度接触,此处指与孔家关系密切。
  • 葭莩:芦苇中的薄膜,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
  • :情谊,关系。
  • 寸札:简短的书信。
  • 殷勤:情意深厚。
  • 便鸿:即鸿雁,古代传说可以传递书信,后用以指代书信。

翻译

阙里那巍峨的景象映入眼帘,我这个后辈对孔子的仰慕之情无边无际。文章的光辉照耀在奎星之上,圣人的恩泽如同泗水一般长流不息。当今时代推崇德行,礼节隆重,我们应当效法先贤,继承孔子的风范。十年来,我与孔家虽是远亲,但关系密切,如今我寄去这封简短的书信,满怀深情地托付给传递信息的鸿雁。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孔子及其故里的深深敬仰,以及对儒家文化的推崇。诗中,“阙里巍巍”与“文光远烛”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孔子的伟大和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同时,通过“崇德已隆”和“象贤当有”等词句,强调了推崇德行和继承先贤风范的重要性。最后,诗人以与孔家的深厚关系和寄托书信的鸿雁,表达了自己对孔子的敬仰之情和与孔家的亲密联系。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