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吟
壬申仲春尾,问道临清流。
寒泉汲短绠,新草弥荒洲。
去鸟历微霭,焉知光景遒。
感物发长叹,云日令人愁。
群公递倾盖,所语皆兵筹。
折冲在千里,虎噬犹未休。
如闻复内向,独抱杞人忧。
安得汉骠骑,一鼓清神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壬申: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 问道:寻求道理或知识。
- 汲:取水。
- 短绠:短绳子,这里指用来打水的工具。
- 弥:遍布。
- 荒洲:荒凉的沙洲。
- 历:经过。
- 微霭:轻微的雾气。
- 光景遒:时光流逝得很快。
- 感物:触景生情。
- 云日:天空和太阳,这里指天气。
- 群公:诸位官员或士人。
- 递:依次。
- 倾盖:古代车上的伞盖,这里指交谈。
- 兵筹:军事策略。
- 折冲:指军事上的防御或抵抗。
- 千里:这里指远方的战场。
- 虎噬:比喻战争中的残酷吞噬。
- 内向:这里指内部的问题或危机。
- 杞人忧:出自《列子·天瑞》中的故事,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 汉骠骑:汉代的骠骑将军,这里指英勇的将领。
- 神州:指中国。
翻译
在壬申年的仲春月末,我来到清澈的河流边寻求知识。我用短绳子从寒冷的泉水中取水,新生的草遍布荒凉的沙洲。飞鸟穿过轻微的雾气,谁知道时光流逝得如此之快。我触景生情,发出长叹,阴沉的天气让人感到忧愁。诸位官员依次与我交谈,谈论的都是军事策略。在千里之外的战场上进行防御,战争的残酷吞噬还未停止。我听说内部还有问题,独自抱着不必要的忧虑。我多么希望能有一位英勇的将领,一鼓作气清除中国的危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仲春时节临清流而思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寒泉汲短绠,新草弥荒洲”等句,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也隐喻了社会的荒凉与不安。末句“安得汉骠骑,一鼓清神州”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英雄将领的期盼和对国家安宁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赠少京兆吴公讱迁都宪巡抚四川 》 —— [ 明 ] 湛若水
- 《 送范应祥州判赴任安陆 》 —— [ 明 ] 湛若水
- 《 寿蕴斋翁陈君华诞诗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少司寇潘石泉年兄先生赴召入京 》 —— [ 明 ] 湛若水
- 《 答谢赣州汪周潭督府 》 —— [ 明 ] 湛若水
- 《 宿谏议祠次韵余子华太史兼呈郑伯兴朱守中二进士 》 —— [ 明 ] 湛若水
- 《 还宿罗浮用前韵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将由瓜洲往三茅访句曲华阳洞途中绝句十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