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贝原翚留别

客里逢君说故乡,留连樽酒过斜阳。 汉时循吏称三异,马氏佳儿识五常。 老去只惊搔鬓短,醉来不觉放歌长。 明朝相送城南路,记取槐阴四月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贝原翚: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留连:留恋不愿离开。
  • 樽酒:酒杯中的酒。
  • 斜阳:傍晚西斜的太阳。
  • 汉时循吏:汉代的好官。
  • 三异:指汉代循吏卓茂的三个异政,即“不教而民从其化,不赏而民劝其善,不罚而民畏其威”。
  • 马氏佳儿:指东汉马援的侄子马严,以才学闻名。
  •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 搔鬓:用手指抓挠鬓角,形容忧愁或老态。
  • 放歌:放声歌唱。
  • 槐阴:槐树的树荫。

翻译

在异乡遇到你,听你说起故乡的事情,我们留恋不舍地饮酒,直到夕阳西下。我们谈论汉代的好官卓茂的三个异政,以及马援的侄子马严对五常的理解。我老了,只觉得鬓发越来越短,醉了之后,不禁放声歌唱。明天我们在城南路上相送,记得四月里槐树荫下的凉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异乡相聚的情景,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人物的讨论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往昔时光的珍视。诗中“留连樽酒过斜阳”一句,既展现了两人相聚的温馨场景,又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末句“记取槐阴四月凉”则是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同时也透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感悟。

程本立

明浙江崇德人,字原道。程德刚子。洪武中举明经、秀才,授秦府引礼舍人,历长史,受累谪云南为吏。洪武三十一年征入翰林,预修《太祖实录》,迁右佥都御史。建文三年坐事贬官,仍留纂修。《实录》成,出为江西副使。未行,燕兵入京,自杀。 ► 2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