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雕花幡石一块饷暟东白善世

云根谁凿竖经幢,流落真同客异邦。 几见白莲驮象马,却埋苍藓混珉矼。 三生梦觉诗仍在,八角盘坚意久降。 舍赠幸逢东白老,看渠磨拭对禅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八角:指石头的形状为八角形。
  • 雕花:在石头上雕刻的花纹。
  • 幡石:指用来支撑或装饰幡旗的石头。
  • :赠送。
  • :光辉。
  • 东白:人名,可能是指诗中提到的“东白老”。
  • 善世:指对世界有益。
  • 云根:云的根部,比喻高远不可及之处,这里指石头的来源神秘。
  • 经幢:佛教中用来刻写经文的石柱。
  • 白莲:佛教中象征纯洁的莲花。
  • 驮象马:指佛教中的象和马,常用于象征佛教的传播。
  • 苍藓:青苔。
  • 珉矼:美石。
  • 三生:佛教用语,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 八角盘:指八角形的石盘。
  • 坚意:坚定的意志或决心。
  • 舍赠:赠送。
  • 禅窗:禅室的窗户,这里指禅修的环境。

翻译

这块云端之石,不知是谁雕凿成八角经幢,如今却流落他乡,如同异客。它曾几何时见证了白莲驮着象马的佛教盛景,现在却被青苔覆盖,与美石混为一体。尽管经历了三生的梦境,诗篇依旧留存,八角石盘虽坚硬,但它的意志已久已降服。幸运的是,它被赠予了东白老,看他在禅窗前磨拭,面对着禅修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块八角雕花幡石的描写,表达了对其历史和命运的感慨。诗中,“云根谁凿竖经幢”一句,既描绘了石头的神秘来源,又暗示了其与佛教的深厚联系。随后的“流落真同客异邦”则抒发了石头流落他乡的孤寂与无奈。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三生梦觉诗仍在”等句,展现了石头虽历经沧桑,但其承载的文化和精神依旧不灭。最后,石头被赠予东白老,象征着其价值的重新被认识和尊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传统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