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冠屦(guān jù):帽子和鞋子,这里指衣着。 圭璋(guī zhāng):古代玉器,比喻高贵的人。 曳裾(yè jū):拖着衣襟,形容行走的样子。
翻译
衣着不讲究的分别,玉器般高贵者的尊荣。 持节以符合周朝的礼仪,拖着衣襟归向王的大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从简朴到尊贵的转变,通过“冠屦不伦”与“圭璋特达”的对比,展现了身份与地位的差异。诗中“秉节会成周礼”表达了遵循古代礼仪的决心,而“曳裾归去王门”则描绘了回归权力中心的情景。整体上,诗歌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传达了对于身份转变和礼仪尊崇的深刻理解。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叠部署观莲韵答未斋兼呈桂洲二公 》 —— [ 明 ] 湛若水
- 《 大同春吟己丑作四首 其一 》 —— [ 明 ] 湛若水
- 《 于席学士院池观莲宴集和张亭溪詹事二首兼呈同会诸公 》 —— [ 明 ] 湛若水
- 《 游罗浮怀诸贤与钟叔辉宝潭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巡按虞侍御还朝 》 —— [ 明 ] 湛若水
- 《 题寄梁海屋 》 —— [ 明 ] 湛若水
- 《 送陈静斋中丞致仁还泰和 》 —— [ 明 ] 湛若水
- 《 画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