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楼中雨后夕望

五月忽风雨,池阁凝清香。 潇骚平野望,踯躅北窗凉。 幽径少行迹,列树俨成行。 游云向何处,飞鸟度前塘。 晚色足幽思,水花摇素光。 性达形迹旷,意寂是非忘。 朱李堪时实,藜蔬幸可尝。 永涤烦疴虑,应游无怀乡。 逍遥百年春,出处道吾常。
拼音

所属合集

#五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五月:农历五月,指夏季的五月;池阁:池塘和亭子;凝:聚集;潇骚:风景秀丽;踯躅:停留不前;幽径:幽静的小路;俨:整齐;飞鸟度:飞鸟飞过;前塘:前面的池塘;水花:水面上的波纹;性达:品性高尚;形迹:行为举止;旷:广阔;意寂:心思宁静;朱李:红李子;藜蔬:指一些不起眼的蔬菜;永涤:永远洗涤;烦疴:烦恼和疾病;逍遥:自在快乐;出处:行为举止;道:指道德;吾:我。

翻译

五月的楼阁中,雨过之后的夜晚,望着远处的景色。五月突然刮起了风雨,池塘和亭子中弥漫着清新的香气。站在平坦的原野上眺望,停滞在北窗凉爽的风中。幽静的小路上很少有人行走,整齐排列的树木形成一排。游动的云朵飘向何方,飞鸟飞过前面的池塘。夜色足够幽深,水面上波光摇曳。品性高尚,行为举止端庄,心思宁静,不忘记是非。红李子正当时成熟,一些不起眼的蔬菜也能幸运地品尝到。永远洗涤烦恼和疾病的忧虑,应该自在快乐地游荡,不怀念家乡。自在快乐地度过百年春天,我的行为举止始终符合道德。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五月楼中雨后夕望的景象,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清幽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五月忽风雨”、“水花摇素光”等,使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品性高尚、心灵宁静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自由快乐生活的追求。

林大钦

林大钦,字敬夫,号东莆、毅斋,海阳(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应乡试,十一年(一五三二)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权臣跋扈,无意仕进,以母老乞归。筑室以聚族人,结讲堂华严山,与乡中子弟讲贯六经。海内名流王龙溪、罗念庵、唐荆川及同郡翁东涯、薛中离时相与书言学问之意,独大钦刊落闻见,能于隐微处着力修存。优游典籍,怡情山水,为诗萧然自得。著有《东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温汝能纂《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 3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