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叹

飞蛾失明哲,冒犯灯烛光。 转觉飞凑密,羽翼须臾戕。 我读高士传,苍茫夜未央。 感兹伤化理,缅然情凄凉。 举世好近热,我独游大荒。 蔬食未为恶,独处聊安详。 良玉藏瑶匮,灵凤自云翔。 商于何足贵,黄犬空悲伤。 动息揆道轨,逍遥顺年芳。 栖迟故山暮,百年何可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飞蛾:指蛾子。失明哲:失去智慧。冒犯:得罪。飞凑密:飞来聚集。戕:毁灭。苍茫:广阔辽远。夜未央:夜深未到天亮。缅然:默默地。凄凉:凄凉寂寞。大荒:广阔荒凉之地。蔬食:素食。恶:有害。聊:暂且。良玉:珍贵的玉石。瑶匮:玉匣。灵凤:神灵的凤凰。商于:比得上。揆:考量。逍遥:自在快乐。栖迟:安居。暮:黄昏。百年何可量:人生百年难以衡量。

翻译

飞蛾失去了智慧,得罪了灯光。它们飞来聚集,羽翼很快就会毁灭。我读着古代高士的传记,在这辽阔的夜晚未到天明之时。感受到其中的哲理,默默地感到凄凉。整个世界都喜欢热闹,而我却独自漫游在荒凉之地。吃素食并不是坏事,独自一人反而感到安详。珍贵的玉石藏在玉匣中,神灵的凤凰自由飞翔。与之相比,黄犬只是空虚悲伤。思考着道路的轨迹,自在快乐地顺着时光。安居在故山的黄昏时分,人生百年难以衡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飞蛾在灯光下的遭遇,通过飞蛾的视角,表达了对智慧的追求和对世俗热闹的疏远。诗人通过飞蛾的形象,反映了自己在世俗中的孤独与超脱,表达了对内心深处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林大钦

林大钦,字敬夫,号东莆、毅斋,海阳(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应乡试,十一年(一五三二)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权臣跋扈,无意仕进,以母老乞归。筑室以聚族人,结讲堂华严山,与乡中子弟讲贯六经。海内名流王龙溪、罗念庵、唐荆川及同郡翁东涯、薛中离时相与书言学问之意,独大钦刊落闻见,能于隐微处着力修存。优游典籍,怡情山水,为诗萧然自得。著有《东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温汝能纂《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 360篇诗文

林大钦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