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马嘶送归有光

白杨花飞江水黑,江头行人头尽白。青山日出烟尘昏,马上谁为都门客? 都门豪客长安儿,蒲萄百斛柳千丝。戎装玉骏邯郸姬,虎旗绣簇红鸦啼。 长安三月春未暮,城中不见游人归。游人归,醉满堤。 青草长,征马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征马(zhēng mǎ):出征的马匹。 归(guī):回家。 白杨(bái yáng):一种树木,叶子呈白色。 豪客(háo kè):富有且有地位的人。 长安(Cháng'ān):古代中国的都城,今天的西安。 蒲萄(pú táo):一种果实。 柳(liǔ):一种树木。 戎装(róng zhuāng):军装。 邯郸(Hándān):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 姬(jī):古代对贵族女子的称呼。 虎旗(hǔ qí):军队中用来标识的旗帜。 绣簇(xiù cù):绣制的花纹。 红鸦(hóng yā):红色的乌鸦。

翻译

征马嘶着送人回家的路上有光芒。 白杨花飘飞在黑色的江水上,江边行人一个个头发皆白。青山在太阳升起时被烟尘笼罩,马上的人是谁,是都城的客人吗? 都城里的富有人家,长安的子弟,他们的酒量如同百斛的葡萄,长发如柳丝。身披战袍,骑着美丽的骏马,邯郸的贵族女子,他们的军旗上绣着红色的乌鸦在啼叫。 长安的三月,春天还未结束,城中看不到游人归来。游人归来,醉倒在堤岸上。 青草茵茵,征马嘶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长安城外的一幕景象,描写了归途中的行人和豪门子弟的生活状态。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长安城外春日的宁静和繁华,以及豪门子弟的奢华生活和戎装出行的场景。整首诗意境优美,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古代都城的繁荣和豪华,给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间。

俞允文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仲蔚。年未四十,不应科举,专力于诗文书法。为嘉靖广五子之一。有《俞仲蔚集》。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