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丛台

· 茅坤
一眺丛台上,孤城秋暮时。 绮罗言已寂,芳草暗含滋。 泣露蒐移堞,衔花雀隐枝。 忽闻雍里曲,并落照眉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丛台:古代宫殿中的一种建筑,多用于登高远眺。
  • 绮罗(qǐ luó):华丽的织物。
  • 含滋:指草木长势茂盛。
  • 泣露:指晨间的露水。
  • (sōu):搜集。
  • 移堞:移动城墙上的矮墙。
  • 雍里:古代音乐曲调的一种。
  • 眉池:古代宫殿中的一种池塘。

翻译

登上丛台眺望,孤城在秋日傍晚时分。 华丽的言辞已经寂静,青草暗自生长茂盛。 晨露潮湿了城墙,鸟儿衔花隐匿在树枝间。 突然听到雍里的曲调,夕阳落在眉池中。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登临丛台远眺的景象,通过描写孤城秋日的景色,展现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意境。诗中运用了华丽的词藻,如绮罗、含滋,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同时,通过描写晨间的露水、鸟儿衔花的情景,使整首诗更具生动感。最后一句突然提到雍里曲和落日的眉池,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茅坤

茅坤

明湖州府归安人,字顺甫,号鹿门。嘉靖十七年进士。善古文,从唐顺之游,推崇韩、柳、欧、曾、苏氏父子,又喜谈兵。历知青阳、丹徒二县,累迁广西兵备佥事,迁大名兵备副使。编《唐宋八大家钞》,有《白华楼藏稿、续稿、吟稿》、《玉芝山房集》、《史记钞》等。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