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云津书院为刘敔县博

· 林光
西江何处是云津,分得匡庐白鹿春。 庭草易沈先辈迹,书香仍继后来人。 品题山水谁留谶,变化云龙自有神。 珍重斯文今日意,篇诗聊复写吾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云津(yún jīn):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地名,指传说中的渡口或渡船之地。 匡庐(kuāng lú):古代地名,指匡山和庐山。 白鹿春:指白色的鹿在春天。 谶(chèn):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预言。 云龙:指云中的龙,比喻神奇的变化。

翻译

题目是关于云津书院的,这座书院位于刘敔县。在西江的哪个地方是云津呢?它分布在匡山和庐山之间,春天里有白色的鹿在那里。院内的草地很容易淹没先辈们的足迹,但那里弥漫着浓厚的书香,传承着后来人的学问。这里有谁留下了对山水的预言?云中的龙自有神奇的变化。今天我们要珍惜这些文化,写下诗篇来表达我们的真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云津书院的景致,通过对云津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的决心。诗中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意象,增添了诗歌的神秘和韵味。作者表达了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对当下的思考,体现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许。整体氛围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