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 · 引咏杨花

· 俞彦
做势漫天,凭空布陌。点画青林好颜色。填平石家金埒下。纷飞柳氏章台侧。都不管,灵和殿,永丰宅。 一望霸陵情脉脉。多少利名途路客。见此茫茫意萧索。妆成慢夸晴雪舞,锦衾篱溷谁能测。雨兼风,泥共土,红和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漫天:遍布整个天空。
  • 布陌:铺设在田间的小路。
  • 填平:把坑洼填平。
  • 金埒:古代用来盛放粮食的器皿。
  • 柳氏:指柳氏家族。
  • 章台:古代宫殿中的一种建筑。
  • 灵和殿:古代宫殿的名称。
  • 永丰宅:永远富足的住宅。
  • 霸陵:古代陵墓名。
  • 利名途:指谋求功名的人。
  • 茫茫:广阔无边。
  • 意萧索:心情萧条冷清。
  • 慢夸:慢慢夸耀。
  • 晴雪:晴朗的雪天。
  • 锦衾:华丽的被褥。
  • 篱溷:篱笆和泥土。
  • 红和白:红色和白色。

翻译

千秋岁 · 引咏杨花

杨花飘散,仿佛漫天飞舞,如同在空中铺设了一条条小路。点缀着青翠的树林,色彩美丽动人。在填平的石家金埒下,杨花纷飞,飘落在柳氏家族的章台旁。它们不分青红皂白,飘洒在灵和殿和永丰宅之间。

眺望着遥远的霸陵,情感悠悠,多少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在这条路上奔波。看到这片茫茫景色,心情变得萧索冷清。杨花仿佛化妆成慢慢夸耀的晴雪,飘洒在华丽的被褥和篱笆泥土之间,谁能洞悉其中的含义。雨和风一同降临,泥土与篱笆,红色与白色交织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杨花飘散的景象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沉浮、功名利禄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杨花飘散的景象与人生的曲折起伏相联系,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俞彦

俞彦,字仲茅,上元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历官光禄寺少卿。彦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今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 1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