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坡怀古

孤忠祠下拜冠裳,北望燕云几夕阳。 庙食不惭专俎豆,路碑留得好文章。 江山有色长灵秀,草木无知也感伤。 百十年前双眼孔,几人生死为纲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孤忠祠(cí):孤忠祠是为了纪念忠臣而建的祠堂,这里指的是孤忠祠的地点。
冠裳(guān shang):古代士大夫的服饰,这里表示作者在孤忠祠下穿着盛装。
燕云(yān yún):古地名,这里指的是燕云地区。
俎豆(zǔ dòu):古代祭祀时用来摆放祭品的器皿。
路碑(lù bēi):路旁的石碑,上面刻有文字。
长灵秀(cháng líng xiù):形容景色优美、灵气长久。
纲常(gāng cháng):指道德准则、行为规范。

翻译

站在孤忠祠下,穿着华丽的古代服装,向北望去,看着燕云地区的夕阳已经几度西斜。祭祀时所用的器皿摆放在祠堂里,不觉得自己的祭品逊色于别人的。路旁的石碑上刻着优美的文字。江山的景色如此美丽,即使是草木也会感到悲伤。数百年前的历史事件,几个人的生死已经成为了道德准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孤忠祠下怀古的场景,通过对古代服饰、祭祀仪式、景色和历史事件的描写,展现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诗中融入了对道德准则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表达了对忠臣孤忠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整体氛围庄重而又充满着对历史的热情,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林大钦

林大钦,字敬夫,号东莆、毅斋,海阳(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应乡试,十一年(一五三二)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权臣跋扈,无意仕进,以母老乞归。筑室以聚族人,结讲堂华严山,与乡中子弟讲贯六经。海内名流王龙溪、罗念庵、唐荆川及同郡翁东涯、薛中离时相与书言学问之意,独大钦刊落闻见,能于隐微处着力修存。优游典籍,怡情山水,为诗萧然自得。著有《东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温汝能纂《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 3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