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十七首
恒彝终不灭,斯道人共为。
舜颜乃何人,寤寐或见之。
克己诵四勿,文明睿哲垂。
神德本自然,岂为知识迷。
嗟予向成立,言为尚自疑。
忏悔伤频复,一德何由追。
思索苦多昏,风尘不可缁。
开颜仰遗帙,茫然失所宜。
息机绝驰役,慎独乃吾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恒彝(héng yí):指恒常的道义和规矩。彝,指规矩、法度。 舜(shùn):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君主。 颜(yán):容颜、面容。 斯(sī):这、此。 克己诵四勿:指克制自己,遵守四个勿要的原则。 文明睿哲:指有文化修养、聪明睿智。 神德:指圣德。 尚(shàng):还、仍然。 忏悔:悔过、懊悔。 一德:指一种道德品质。 思索:思考、思索。 风尘:指世俗纷扰。 缁(zī):混浊、污浊。 遗帙(yí zhǐ):遗留的书籍。 茫然:茫然不知所措。 息机绝驰役:停止机械的奔波劳碌。
翻译
恒常的道义和规矩永不会消失,这种道德准则是我们共同遵循的。舜的容颜又是何等人,有时醒着有时梦中见到。克制自己,遵守四个勿要的原则,有文化修养、聪明睿智的人一直在传承着。圣德本来就是自然而然的,怎么会被知识所迷惑呢。唉,我正朝着成熟的方向前进,说话却还在自我怀疑。懊悔伤痛反复出现,一种道德品质该如何去追求呢。思考困扰着我,世俗纷扰无法避免。翻开遗留的书籍,却茫然不知所措。停止机械的奔波劳碌,慎重独处才是我的良师。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道德准则、文化修养和自我反省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恒常的道义和规矩的讨论,以及对舜这位圣明君主的提及,表达了对道德和智慧的追求。诗中反复强调克己、文明、神德等价值观念,体现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向往。最后一句“慎独乃吾师”则表达了在独处中反思和自省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这首诗意境深远,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