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玄上人
清江古镇封溪道,灵峰寺中玉泉好。
灵峰上人天上归,亲见六龙天上飞。
涌金门外潮来去,曾是钱塘江上住。
十里松风六月寒,梦寐犹思径山路。
自参天目老禅师,始信灵峰路不迷。
却被无端徵诏起,等閒来往不曾知。
黄河万里从西下,吕梁百步如奔马。
归去山中问玉泉,应向海门深处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峰上人:指灵峰寺的高僧。
- 六龙:古代神话中天帝的座驾,这里指天上的景象。
- 涌金门:杭州的一个地名,位于钱塘江边。
- 钱塘江:浙江省的一条重要河流,以潮汐闻名。
- 天目:山名,位于浙江省,是佛教名山之一。
- 老禅师:指天目山的高僧。
- 徵诏:皇帝的召见。
- 吕梁:山名,位于今山西省,以险峻著称。
- 百步:形容吕梁山的险峻,步数多。
- 奔马:比喻吕梁山的险峻如奔马。
- 海门:指钱塘江入海口。
翻译
在清江的古镇封溪道上,灵峰寺中的玉泉水质极佳。 灵峰上人从天上归来,亲眼见到六龙在天空中飞翔。 涌金门外,钱塘江的潮水来来去去,他曾在钱塘江边居住。 十里松林中,即使在六月也感到寒意,他梦里还在思念着径山的路。 自从参拜了天目山的老禅师,他才相信灵峰的道路不会迷失。 却被无端的皇帝召见,随意来往却不知其所以然。 黄河从万里之外的西方奔流而下,吕梁山的百步险峻如奔马。 回到山中询问玉泉的来历,应该是在海门深处的源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灵峰上人的修行历程和心境变化。诗中,灵峰上人从天上归来,亲见六龙飞翔,象征着他的高超境界。他曾在钱塘江边居住,体验过江潮的汹涌和松林的寒意,这些经历加深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参拜天目山老禅师后,他找到了修行的方向,不再迷茫。然而,皇帝的召见打断了他的修行,使他感到困惑。最后,他回归山中,探寻玉泉的源头,表达了他对纯净源头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修行之路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揭傒斯
元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江右人,字曼硕,号贞文。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贯通百氏,有文名。仁宗延祐初,程钜夫、卢挚荐于朝,由布衣特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凡三入翰林。文宗时开奎章阁,首擢授经郎,以教勋戚大臣子孙,帝恒以字呼之而不名。与修《经世大典》。顺帝元统初,迁翰林待制,升集贤学士。及开经筵,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诏修辽、金、元三史,为总裁官。留宿史馆,朝夕不敢休,因得寒疾而卒。谥文安,著有《揭文安公集》。傒斯平生清俭,文章严整简当,诗尤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2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