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骏马图
昭陵石刻今无有,绢素乃能存不朽。当时奇骨济时艰,驾驭尽入天人手。
隋家再世俱凡庸,不知肘腋生英雄。晋阳奋起六骏马,蹴踏人海波涛红。
帝王一出万邦定,干戈四指群小空。淩烟勋臣尽图画,一旦肯遗汗血功。
呜呼何从得此样,规模却与石刻同。乃知帝王所驭乃龙种,岂可求之凡马中?
唐家开基三百载,展卷尚觉来英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
- 绢素:指绘画用的绢布。
- 济时艰:帮助时代度过困难。
- 天人:指帝王或具有超凡能力的人。
- 肘腋:比喻亲近的人或地方。
- 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唐朝的发源地。
- 六骏马:指唐太宗的六匹名马,象征着他的战功。
- 蹴踏:踩踏。
- 人海波涛红:比喻战场上血流成河的景象。
- 干戈:古代兵器,代指战争。
- 群小空:指敌对势力被消灭。
- 淩烟勋臣:指功臣,淩烟阁是唐朝纪念功臣的地方。
- 汗血功:指辛苦和牺牲换来的功绩。
- 龙种:比喻非凡的血统或品质。
- 展卷:打开画卷。
翻译
唐太宗的陵墓石刻如今已不复存在,唯有绘画用的绢布能保存其不朽。当时的骏马帮助时代度过困难,驾驭它们的全是帝王或具有超凡能力的人。隋朝虽然再三统治,但都是平庸之辈,不知亲近的人中会诞生英雄。晋阳奋起的六匹骏马,踩踏着人海中的波涛,血流成河。帝王一出,万邦安定,战争四处指向,敌对势力被消灭。淩烟阁上的功臣都被画下来,一旦肯留下辛苦和牺牲换来的功绩。哎呀,从哪里得到这样的模样,其规模却与石刻相同。这表明帝王的驾驭乃是龙种,岂能从凡马中寻找?唐朝开国三百载,打开画卷仍能感受到英风。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唐太宗骏马图的赞美,展现了唐朝的辉煌和唐太宗的英勇。诗中,“昭陵石刻”与“绢素”形成对比,突出了绘画的珍贵与不朽。通过“六骏马”和“帝王一出”等词句,描绘了唐太宗的战功和帝国的强盛。最后,诗人通过对“龙种”和“凡马”的对比,强调了帝王的不凡与超群。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开阔,表达了对唐太宗及其时代的无限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