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一

· 张昱
高昌之神戴羖首,仗剑骑羊气猛烈。 十月十三彼国人,萝卜面饼贺神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辇下:指京城。
  • 高昌:古代西域国名,位于今新疆吐鲁番一带。
  • 羖首:指公羊的头。羖(gǔ):公羊。
  • 仗剑:手持剑。
  • 骑羊:骑在羊上,这里指高昌神的形象。
  • 猛烈:形容气势强盛。
  • 彼国人:指高昌国的人。
  • 萝卜面饼:一种食物,可能是当时高昌国的传统食品。
  • 神节:祭祀神灵的节日。

翻译

在京城流传的曲子一百二首,其中有描述高昌神的诗句:高昌的神灵戴着公羊的头饰,手持剑,骑在羊上,气势强盛。每年的十月十三日,是高昌国的人庆祝神节的日子,他们会吃萝卜和面饼来庆祝这个节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高昌国神灵的独特形象和该国的传统节日习俗。通过“戴羖首”、“仗剑骑羊”等生动形象的描述,展现了高昌神的威猛与神圣。同时,提及的“萝卜面饼”反映了高昌国的饮食文化,而“十月十三彼国人”则指出了具体的节日时间和庆祝的人群。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也体现了诗人对异域文化的关注和描绘。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

张昱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