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石壁为铁雅赋
尝读枕中记,华山閟中吴。
神泉发其颠,青壁缭其隅。
春风四山来,群绿互纷扶。
羽觞曲折行,浮花与之俱。
采珠搴薜荔,洗玉弄芙蕖。
聱叟颇好名,石洼作鱼湖。
鸿乙志草堂,挑烟遂成图。
而此涤烦矶,阅世如摴蒲。
发兴云林子,盥手与我摹。
居然缩地法,挈入壶公壶。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枕中记:古代小说,讲述卢生在梦中经历荣华富贵与贫困落魄的故事。
- 华山: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
- 閟(bì):隐藏,闭塞。
- 神泉:传说中的神奇泉水。
- 缭(liáo):环绕。
- 羽觞:古代饮酒器,形状似雀,有羽翼装饰。
- 搴(qiān):拔取。
- 薜荔(bì lì):一种植物,常用于比喻隐士的居所。
- 芙蕖(fú qú):荷花。
- 聱叟:传说中的隐士。
- 鸿乙:指鸿雁和乙鸟,常用来比喻书信或消息。
- 摴蒲(chū pú):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
- 云林子:指元代画家倪瓒,号云林。
- 盥手(guàn shǒu):洗手。
- 缩地法:传说中能将远地缩近的法术。
- 壶公壶:传说中能容纳天地的神奇壶。
翻译
我曾读过《枕中记》,华山的景色隐藏在中吴之地。 山顶有神奇的泉水涌出,青色的山壁环绕四周。 春风从四面八方吹来,群山间绿意盎然,互相映衬。 羽觞在曲折的水道上漂流,浮花随波逐流。 我们采摘珍珠,拔取薜荔,洗涤玉石,玩赏荷花。 那位名叫聱叟的隐士颇好名声,他在石洼中作画,名为“鱼湖”。 鸿乙草堂记录了这一切,挑烟的技艺最终成就了这幅图画。 而这个涤烦矶,见证了世间的变迁,如同摴蒲游戏一般。 云林子发起兴致,洗净双手与我一同临摹。 这居然像是缩地法,将这景致收入了壶公的神奇壶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隐逸山林的画卷,通过对华山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神泉、青壁、春风、群绿等,构建了一个清新脱俗的山水世界。同时,通过提及《枕中记》和聱叟、鸿乙等传说人物,增添了诗作的神秘色彩和文学底蕴。最后,以云林子临摹图画的场景作结,巧妙地将现实与想象结合,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