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真山洞云观

七真之山白云里,绛阙神宫半空起。 祁君有志于君成,更赐雄材自天子。 东临沧海西昆崙,森森翠节排天门。 三更日射芙蓉色,六月石挂冰霜痕。 山头髣髴清虚府,洞底阴岑太行路。 青苔能识六龙车,明月长悬万年树。 峰盘涧复气絪缊,瑶草金芝日日新。 君王自有长生药,端拱无为万国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真之山:指神话中的仙山,象征着神秘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 绛阙:红色的宫门,指天宫或仙宫。
  • 神宫:神仙居住的宫殿。
  • 祁君:指祈求君王,或指某位君主。
  • 雄材:指非凡的才能或力量。
  • 沧海:大海。
  • 昆崙:即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神山。
  • 翠节:翠绿色的旗帜或装饰。
  • 天门:神话中天界的门户。
  • 芙蓉色:指美丽的颜色,如同芙蓉花一般。
  • 冰霜痕:冰霜留下的痕迹,形容寒冷。
  • 髣髴:仿佛,似乎。
  • 清虚府:清静虚无的所在,指仙境。
  • 阴岑:阴暗而高耸。
  • 太行路:太行山的路,比喻艰难的道路。
  • 六龙车:神话中天帝乘坐的车,由六条龙牵引。
  • 瑶草金芝:仙草和金色的灵芝,象征着长生不老。
  • 端拱:端坐拱手,形容无为而治。

翻译

七真山隐藏在白云之中,红色的宫门和神仙的宫殿半悬在空中。祈求君王的心愿得以实现,天子赐予了非凡的才能。东边临近大海,西边是昆仑山,翠绿的旗帜排列在天门之前。三更时分,阳光照耀下的山色如芙蓉般美丽,六月时,山石上挂着冰霜的痕迹。山头仿佛是清静虚无的仙境,洞底则是阴暗而高耸,如同太行山的路。青苔似乎能识别天帝的六龙车,明月永远悬挂在万年树上。山峰和山涧中气息弥漫,瑶草和金芝日日更新。君王自有长生不老的药物,只需端坐拱手,无为而治,万国便能春意盎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神话般的仙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七真山的神秘和超凡脱俗。诗中,“七真之山白云里”一句即勾勒出一幅仙山隐于云雾之中的画面,而“绛阙神宫半空起”则进一步以宫殿悬空的奇景,增强了仙境的神秘感。诗中多次使用神话元素,如“六龙车”、“瑶草金芝”,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如“三更日射芙蓉色”、“六月石挂冰霜痕”,都体现了诗人对仙境美景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和浪漫主义情怀。

程钜夫

程钜夫

元郢州京山人,先世迁建昌,名文海,避武宗讳,以字行,号雪楼,又号远斋。宋末,随叔父建昌通判程飞卿降元,入为质子,授千户。世祖赏其识见,使入翰林,累迁集贤直学士。至元十九年,奏陈五事,又请兴建国学,搜访江南遗逸,参用南北之人。均被采纳。二十四年,拜侍御史,行御史台事,求贤江南,荐赵孟頫等二十余人,皆得擢用。桑哥专政,钜夫上疏极谏,几遭杀害。大德间,历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至大间,预修《成宗实录》,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历事四朝,为时名臣。文章议论为海内宗。卒谥文宪。有《雪楼集》。 ► 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