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送净月上人

· 张雨
阴崖颠风无时兴,篁竹偃地虎昼行。 斲冰积雪卧空谷,春至唯闻禽鸟鸣。 华阳南便洞窗小,香烟西放蛾眉道。 神僧问讯破孤寂,把臂入林一倾倒。 帕头蒙寒驴背驮,泥滑稳于杯渡波。 寄谢少年王敬和,独行其如法汰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阴崖:背阳的山崖。
  • 颠风:狂风。
  • 篁竹:竹林。
  • 偃地:倒伏在地。
  • 斲冰积雪:斲(zhuó),砍削;形容积雪深厚,如同砍削过的冰一样。
  • 华阳:地名,指华山之南。
  • 香烟:指香火,寺庙中的祭祀之烟。
  • 蛾眉道:指通往峨眉山的道路。
  • 问讯:问候。
  • 孤寂:孤独寂寞。
  • 把臂入林:形容亲密无间,携手同行。
  • 倾倒:倾诉,畅谈。
  • 帕头:头巾。
  • 蒙寒:受寒。
  • 驴背驮:骑在驴背上。
  • 泥滑:泥泞滑溜。
  • 稳于杯渡波:形容行走泥泞之地比渡河还要稳当。
  • 寄谢:寄语感谢。
  • 独行:独自前行。
  • 法汰:指佛法,这里可能指修行者。

翻译

背阳的山崖上狂风无时无刻不在兴起,竹林倒伏在地,老虎在白天行走。在积雪深厚的空谷中砍削冰雪,春天到来时只能听到禽鸟的鸣叫。华山之南的洞窗显得小巧,香火向西飘向通往峨眉山的道路。神僧前来问候,打破了我的孤独寂寞,我们亲密无间地携手进入林中,畅谈一番。头巾受寒,骑在驴背上,泥泞滑溜的路面却比渡河还要稳当。寄语感谢年轻的王敬和,独自前行,对于佛法修行者来说,又将如何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中孤寂的景象,通过对比狂风、竹林、虎行与春鸟的鸣叫,展现了自然的原始与生机。诗中神僧的出现,为孤寂的场景带来了一丝温暖与交流,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之间的联系。结尾处对王敬和的寄语,则体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修行之路的思考,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张雨

张雨

元杭州钱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号句曲外史,又号贞居子。好学,工书画,善诗词。年二十遍游诸名山,弃家为道士。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