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一

· 张昱
黄金大殿万斯年,十二丹楹日月边。 伞盖威蕤当御榻,珠光照耀九重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辇下:指京城。
  • 黄金大殿:指皇宫中的主要宫殿,象征着皇权的尊贵和辉煌。
  • 丹楹:红色的柱子,楹指柱子。
  • 日月边:比喻宫殿高耸,接近天际,如同日月之旁。
  • 威蕤:形容华美、盛丽的样子。
  • 御榻:皇帝的床榻。
  • 九重天:古代传说中的天界,共有九层,这里比喻皇宫的尊贵和庄严。

翻译

在京城的黄金大殿,象征着万年的辉煌, 十二根红色的柱子高耸入云,仿佛立于日月之旁。 华美的伞盖庄严地覆盖在皇帝的床榻之上, 珍珠般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九重天,显得无比耀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皇宫的壮丽景象,通过“黄金大殿”、“丹楹”、“日月边”等意象,展现了皇权的尊贵与辉煌。诗中“威蕤”的伞盖和“九重天”的珠光,进一步以华丽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皇宫的庄严与神圣。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宏大,充分展现了元代皇宫的非凡气势和诗人对皇权的赞美之情。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