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一

· 张昱
三司侍宴皇情洽,对御吹螺大礼终。 宝扇合鞘催放仗,马蹄哄散万花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辇下:指京城。
  • 三司:古代官名,指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
  • 侍宴:陪侍宴席。
  • 皇情:皇帝的心情。
  • :和谐,融洽。
  • 吹螺:古代一种乐器,此处指演奏吹螺。
  • 大礼:隆重的礼仪。
  • 宝扇:华丽的扇子,古代宫廷中用以象征权力或作为仪仗。
  • 合鞘:将剑收入鞘中,表示停止战斗或结束某种状态。
  • 放仗:放下武器,停止战斗。
  • 马蹄:马的蹄声。
  • 哄散:喧闹地散去。
  • 万花:比喻繁花似锦的景象。

翻译

在京城,三公陪侍宴席,皇帝的心情十分融洽,吹奏螺号的隆重礼仪终于结束。华丽的扇子合拢,剑收入鞘中,标志着战斗的停止,马蹄声喧闹地散去,如同万花丛中一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京城中一场盛大的宴会结束时的场景。通过“三司侍宴”和“皇情洽”表达了宴会的庄重与和谐,而“吹螺大礼终”则标志着这一隆重场合的结束。后两句“宝扇合鞘催放仗,马蹄哄散万花中”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宴会结束后的宁静与繁华,宝扇合鞘象征着和平的到来,马蹄声的散去则如同万花丛中的美丽景象,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宫廷的繁华与和谐。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