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御题李唐画唐香山九老二律诗

· 张昱
两疏谁是见机还,终始君臣似此难。 宸翰昭回云汉上,衣冠彷佛画图间。 当时诸老琴尊会,尽是同朝鸳鹭班。 风采拜辞云陛下,白云千载在香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两疏:指两位明智而能预见未来的人。
  • 见机还:指能够及时把握时机,明智地选择退隐。
  • 终始君臣:指君臣关系始终如一,忠诚不渝。
  • 宸翰:帝王的笔迹。
  • 昭回:指帝王的恩泽普照四方。
  • 云汉:银河,比喻帝王的恩泽如银河般广大。
  • 衣冠:指士大夫的服饰,这里代指士大夫。
  • 彷佛:仿佛,相似。
  • 画图间:指画中的景象。
  • 琴尊会:指文人雅集,共同弹琴饮酒。
  • 同朝鸳鹭班:指同朝为官的文武百官。
  • 云陛:指帝王的宫殿台阶。
  • 白云千载:比喻高洁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
  • 香山:地名,这里指隐居之地。

翻译

两位明智之人谁能够及时把握时机退隐?君臣之间始终如一的关系实属难得。帝王的笔迹如银河般昭示着恩泽,士大夫们的形象仿佛出现在画中。当时的诸位老者聚集一堂,共同弹琴饮酒,他们都是同朝为官的文武百官。在拜辞帝王的宫殿台阶后,他们的高洁情操和远大志向如同千载白云,永远留在了隐居的香山。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两位明智之人的退隐和君臣之间的忠诚关系,表达了对于高洁情操和远大志向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宸翰昭回云汉上”将帝王的恩泽比作银河,形象生动;“白云千载在香山”则以白云比喻高洁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意境深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优美,表达了对于退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忠诚、高洁品质的崇敬。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