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十咏马酒

北产推珍味,南来怯陋容。 瓠肥宜不武,人拱若为恭。 发掘怜禽狝,招徕或水攻。 君毋急盘馔,幸自不穿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京:指元朝的首都大都,即今北京。
  • 马酒:一种用马奶制成的酒,是蒙古族的传统饮品。
  • 北产:指北方出产的物品。
  • :推崇,认为。
  • 珍味:珍贵的食物。
  • 南来:指从南方来的人。
  • :害怕,不适应。
  • 陋容:简陋的容貌或形态。
  • 瓠肥:瓠瓜肥大,比喻人肥胖。
  • 不武:不勇武,不强壮。
  • 人拱:人弯腰,表示恭敬。
  • 若为恭:好像是在表示恭敬。
  • 发掘:挖掘,这里指寻找。
  • 禽狝:狩猎。
  • 招徕:吸引,招引。
  • 水攻:用水攻打,这里指用水来制作马酒。
  • 盘馔:盘中的食物。
  • 穿墉:穿墙,这里指破坏。

翻译

北方的特产被推崇为珍味,南方来的人对此感到不适应。 像瓠瓜一样肥大的人未必勇武,弯腰的人看似恭敬。 寻找制作马酒的方法如同狩猎,吸引人们来尝试或许需要水攻。 请不要急于品尝这盘中的食物,它本身并不破坏传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北方特产马酒的描述,展现了南北文化的差异和融合。诗中“北产推珍味,南来怯陋容”直接点出了北方食物在南人眼中的陌生与不适应。后文通过比喻和象征,如“瓠肥宜不武”和“人拱若为恭”,进一步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文化差异下的误解和偏见。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于传统食物的尊重和保护,呼吁人们不要急于改变和破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元代南北文化的交流,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化多样性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许有壬

元汤阴人,字可用。许熙载子。善笔札,工辞章。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同知辽州事,禁胥隶扰民。冤狱虽有成案,皆为平反。至治间,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顺帝元统间,为中书参知政事。彻里帖木儿奏罢进士科,廷争甚苦而不能夺,遂称病不出。帝强起之,拜侍御史。廷议欲行劓刑,禁汉人、南人学蒙古、畏兀儿文字,皆争止之。顺帝至元间,以忌者太多,辞官。后仍为参知政事,不久,称病归。至正十五年,迁集贤大学士,改枢密副使,拜中书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