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辀侍郎

· 贾岛
终过盟津书,分明梦不虚。 人从清渭别,地隔太行馀。 宾幕谁嫌静,公门但晏如。 櫑鞞乾霹雳,斜汉湿蟾蜍。 追琢垂今后,敦庞得古初。 井台怜操筑,漳岸想丕疏。 亦冀铿珉佩,终当直石渠。 此身多抱疾,幽里近营居。 忆漱苏门涧,经浮楚泽潴。 松栽侵古影,荤断尚芹菹。 语嘿曾延接,心源离滓淤。 谁言姓琴氏,独跨角生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盟津:即孟津,古黄河津渡名。
  • 清渭:指渭水,因水清而得名。
  • 太行:山脉名,位于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之间。
  • 晏如:安宁,平静。
  • 櫑鞞(léi bǐng):古代兵器,这里指雷声。
  • 霹雳:雷声。
  • 斜汉:指银河。
  • 蟾蜍:指月亮,传说月中有蟾蜍。
  • 追琢:雕琢,比喻精心培养。
  • 敦庞:淳朴,厚实。
  • 操筑:筑墙的工具,这里指筑墙。
  • 丕疏:大而疏远。
  • 铿珉佩:指玉佩的声音,比喻高贵的身份。
  • 石渠:指皇家图书馆。
  • 荤断:指断绝荤腥,吃素。
  • 芹菹:指野菜,比喻清贫的生活。
  • 语嘿:指言语和沉默。
  • 滓淤:污泥,比喻世俗的污染。
  • 角生鱼:指琴名,传说中的神鱼,比喻高洁不凡。

翻译

我终于寄出了这封盟津的书信,梦中的一切都显得如此真实。人们分别于清澈的渭水之畔,而我所在之地与太行山脉相隔遥远。宾客的幕府中谁会嫌静,公门之内但愿安宁如常。雷声隆隆,银河中的月亮似乎也被湿润。精心培养,回归古朴的淳厚。井台边怜惜筑墙的劳作,漳水岸边思念着远方的疏远。也希望玉佩的声音铿锵,最终能够直通皇家的图书馆。我这身多病,隐居在幽静的营地附近。回忆起在苏门山涧中漱洗,曾经漂浮在楚泽的潴水之中。松树栽种,侵入了古旧的影子,断绝荤腥,依旧吃着野菜。言语与沉默之间曾有交流,心灵远离世俗的污染。谁说姓琴的人,独自跨过了角生鱼的高洁。

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寄给李辀侍郎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自然景象和典故,如盟津、清渭、太行等,构建了一个广阔而深远的意境。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细腻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贾岛

贾岛

贾岛,字浪仙,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蓬溪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409篇诗文

贾岛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