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半云开然后玩月因书一时之景寄呈乐天

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 开城邀好客,置酒赏清秋。 影透衣香润,光凝歌黛愁。 斜辉犹可玩,移宴上西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碧云收:指云彩在夜半时分逐渐散去。
  • 中天:天空的正中央。
  • 素月:明亮的月亮。
  • 影透:月光透过。
  • 衣香润:衣服因月光而显得更加润泽,似乎带有香气。
  • 光凝:光线凝聚。
  • 歌黛愁:歌女的眉宇间似乎凝聚着忧愁。
  • 斜辉:斜射的月光。

翻译

半夜时分,碧云渐渐散去,天空中央悬挂着明亮的月亮。 打开城门,邀请好友,摆设酒宴,共同欣赏这清秋的月色。 月光透过,衣服显得更加润泽,似乎带有香气;光线凝聚,歌女的眉宇间似乎凝聚着忧愁。 斜射的月光依然值得玩味,于是决定将宴席移至西楼之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八月十五夜半时分,云散月出的美景,以及诗人因此而邀请好友共赏月色的情景。诗中,“碧云收”与“素月流”形成对比,展现了夜空的变化之美。后句通过“影透衣香润,光凝歌黛愁”细腻地描绘了月光下的景物与人物,增添了诗意与情感的深度。最后,诗人决定将宴席移至西楼,以更好地欣赏斜辉,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珍视与享受。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