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坛:指洛阳城南的天坛山,是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
- 玉京:传说中天帝的都城,这里比喻天坛山如仙境一般。
- 夜分:夜半。
- 云路:指通往仙境的道路。
- 丹台: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翻译
在洛阳的天坛山上,仿佛看到了天帝的都城玉京。 夜半时分,东方已先见日光,月亮静谧,远处传来笙声。 云路似乎引领着鸡犬升天,丹台之上,有着成仙者的姓名。 自古以来,那些成道的人,往往都是兄弟一同前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洛阳天坛山的神秘与仙境般的景象,通过“玉京”、“夜分先见日”、“月静远闻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表达了诗人对成仙得道的向往,而“古来成道者,兄弟亦同行”则透露出一种兄弟情深,共同追求理想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仙境的憧憬。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刘禹锡的其他作品
- 《 乐天池馆夏景方妍白莲初开綵舟空泊唯邀缁侣因以戏之 》 —— [ 唐 ] 刘禹锡
- 《 奉和郑相公以考功十弟山姜花俯赐篇咏 》 —— [ 唐 ] 刘禹锡
- 《 将赴苏州途出洛阳留守李相公累申宴饯宠行话旧形于篇章谨抒下情以申仰谢 》 —— [ 唐 ] 刘禹锡
- 《 詶皇甫十少尹暮秋久雨喜晴有怀见示 》 —— [ 唐 ] 刘禹锡
- 《 南中书来 》 —— [ 唐 ] 刘禹锡
- 《 吟白乐天哭崔儿二篇怆然寄赠 》 —— [ 唐 ] 刘禹锡
- 《 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 》 —— [ 唐 ] 刘禹锡
- 《 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 》 —— [ 唐 ] 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