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国子令狐博士赴兴元觐省

相门才子高阳族,学省清资五品官。 谏院过时荣棣萼,谢庭归去踏芝兰。 山中花带烟岚晚,栈底江涵雪水寒。 伯仲到家人尽贺,柳营莲府递相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相门:指宰相之家。
  • 高阳族:指高贵的家族。
  • 学省:指国子监,古代的最高学府。
  • 清资:指清贵的官职。
  • 五品官:古代官职等级,五品属于中等偏上的官阶。
  • 谏院:古代负责向皇帝进谏的机构。
  • 棣萼:比喻兄弟。
  • 谢庭:指谢安的庭院,这里泛指名门望族的庭院。
  • 芝兰:比喻优秀的人才。
  • 烟岚:山中的雾气。
  • 栈底:栈道的底部。
  • 江涵:江水包含。
  • 雪水寒:雪融化后的水,显得格外寒冷。
  • 伯仲:指兄弟。
  • 柳营:指军营。
  • 莲府:指官府。

翻译

来自宰相之家的才子,属于高贵的家族,在国子监担任清贵的五品官职。他曾在谏院任职,那时兄弟们都感到荣耀,现在他回到谢家的庭院,踏着芝兰般的步伐。山中的花儿在傍晚的烟雾中显得格外美丽,栈道下的江水包含着雪水,显得格外寒冷。兄弟们到家时,全家人都来祝贺,军营和官府之间传递着欢声笑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令狐博士的家族背景和个人成就,以及他返乡时的情景。诗中“相门才子高阳族”和“学省清资五品官”展现了他的高贵出身和清贵官职,而“谏院过时荣棣萼”和“谢庭归去踏芝兰”则体现了他的政治成就和家族荣耀。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增添了诗的意境美,同时也隐喻了令狐博士的清高品格。最后两句则描绘了家人和同僚对他的热烈欢迎,展现了他的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