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

· 齐己
暖景照悠悠,遮空势渐稠。 乍如飞雪远,未似落花休。 万带都门外,千株渭水头。 纷纭知近夏,销歇恐成秋。 软著朝簪去,狂随别骑游。 旆冲离馆驿,莺扑绕宫楼。 江国晴愁对,池塘晚见浮。 虚窗萦笔雅,深院藉苔幽。 静堕王孙酒,繁黏客子裘。 咏吟何洁白,根本属风流。 向日还轻举,因风更自由。 不堪思汴岸,千里到扬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杨花柳絮,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
  • 暖景温暖的日光。景,日光。
  • 遮空遮蔽天空
  • 乍(zhà)忽然
  • 销歇消失、止歇
  • 朝簪(zān)朝廷官员的冠饰,借指官员。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 别骑(jì)指跟从出行者的马,这里指送别的场景。骑,古时一人一马的合称。
  • 旆(pèi)旗帜
  • 离馆驿饯别的馆舍驿站
  • 萦(yíng)缠绕
  • 藉(jiè)凭借,依托
  • 王孙贵族子弟
  • 不堪不能忍受

翻译

温暖的日光悠悠地照耀着,杨花遮蔽天空,那态势渐渐变得繁密起来。忽然之间就像远方飘来的飞雪,却不像落花有停歇的时候。在京都的万条道路上,以及渭水的源头边,千株柳树的杨花飞舞。杨花纷纷扬扬,知道夏天即将临近,又担心它们消散之时,秋天就要到来。轻柔的杨花粘附着官员的冠饰,又疯狂地追随着送别的马一起游走。旗帜在离别的馆驿前飘动,黄莺飞扑着围绕着宫楼,也被杨花环绕。在江国,晴朗的日子面对纷纷杨花却涌起愁绪,傍晚时看到杨花浮在池塘水面。透过虚窗,杨花仿佛缠绕着高雅的笔触;深院之中,杨花依托着青苔营造出幽静的氛围。宁静地飘落在贵族子弟的酒杯旁,纷繁地粘在远游客子的裘衣上。人们吟咏杨花是多么洁白呀,它的生性原本就风流洒脱。向着阳光轻轻飘举,凭借风力更加自由自在。只是不忍回想那汴水岸边,杨花一直飘飞到千里之外的扬州呢。

赏析

这首诗围绕杨花展开细腻描绘。齐己先写杨花在暖日下遮空纷飞的整体场景,既写出其繁多,又将其比作飞雪,生动展现出轻盈飘荡之态,而“未似落花休”又赋予它不停歇的特性,让人感受到其与众不同。接着通过描写都门、渭水等地的杨花,点明其分布之广。诗中从不同场景刻画杨花,与自然景物、人物活动相结合,无论是别骑、离馆,还是宫楼、池塘,都能看到杨花的身影,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同时,借杨花抒发情感,杨花的飘舞象征着时光的流逝,“纷纭知近夏,销歇恐成秋”表达出对时节变换的感慨;而“不堪思汴岸,千里到扬州”则借杨花的远扬,隐隐透露出淡淡的愁绪。诗中的杨花,不仅是自然之物,更成为了诗人情感和思绪的寄托,全诗笔触细腻,意境清幽,展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体悟 。

齐己

齐己

唐僧。潭州长沙人,一说益阳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浮图。风度日改,声价益隆。尝住江陵之龙兴寺,署为僧正。后终于江陵。好吟咏,与郑谷酬唱,积以成编,号《白莲集》。又有《风骚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