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次湘阴

· 齐己
风涛出洞庭,帆影入澄清。 何处惊鸿起,孤舟趁月行。 时难多战地,野阔绝春耕。 骨肉知存否,林园近郡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惊鸿:指惊飞的鸿雁,比喻美女轻盈的身姿。
  • 趁月:趁着月光。
  • 时难:时局艰难。
  • 骨肉:指亲人。
  • 林园:园林,这里指家乡的园林。
  • 郡城:郡的行政中心,即郡治所在地。

翻译

风涛从洞庭湖涌出,帆影映入清澈的水面。 不知何处惊起了鸿雁,孤舟趁着月光缓缓前行。 时局艰难,战地多,原野广阔却无人春耕。 亲人们是否还安在,家乡的园林靠近郡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夜航洞庭湖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风涛出洞庭,帆影入澄清”以壮阔的笔触勾勒出洞庭湖的波澜壮阔,而“何处惊鸿起,孤舟趁月行”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孤寂。后两句“时难多战地,野阔绝春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民生的艰难,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结尾的“骨肉知存否,林园近郡城”则流露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锐观察和对家乡亲人的深情挂念。

齐己

齐己

唐僧。潭州长沙人,一说益阳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浮图。风度日改,声价益隆。尝住江陵之龙兴寺,署为僧正。后终于江陵。好吟咏,与郑谷酬唱,积以成编,号《白莲集》。又有《风骚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