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监利司空学士

· 齐己
诗家为政别,清苦日闻新。 乱后无荒地,归来尽远人。 宽容民赋税,憔悴吏精神。 何必河阳县,空传桃李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监利:地名,今湖北省监利县。
  • 司空学士:官职名,司空是古代官名,学士指有学问的人。
  • 诗家:指诗人。
  • 为政别:指治理方式与众不同。
  • 清苦:清廉而生活简朴。
  • 日闻新:每天都有新的消息或成就。
  • 乱后:战乱之后。
  • 荒地:无人耕种的土地。
  • 远人:远方的人,指流离失所的百姓。
  • 宽容:宽大处理,不苛刻。
  • 民赋税:百姓的税收。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吏精神:官员的精神状态。
  • 河阳县:地名,今河南省孟州市。
  • 桃李春:比喻教育或培养人才的成果。

翻译

诗人治理方式与众不同,每天都能听到他清廉简朴的新消息。战乱后没有荒废的土地,归来的是远方的百姓。他宽大处理百姓的税收,官员们精神焕发。何必非得是河阳县,才能空传桃李般的春意盎然。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清廉且有能力的官员。诗中,“清苦日闻新”描绘了官员的廉洁生活和不断取得的政绩,“乱后无荒地,归来尽远人”则反映了其治理下的地方恢复了秩序,百姓得以安居。后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认为这样的官员无需特定地点,也能带来繁荣和希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崇高敬意。

齐己

齐己

唐僧。潭州长沙人,一说益阳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浮图。风度日改,声价益隆。尝住江陵之龙兴寺,署为僧正。后终于江陵。好吟咏,与郑谷酬唱,积以成编,号《白莲集》。又有《风骚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