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益上人

· 齐己
长想寻君道路遥,乱山霜后火新烧。 近闻移住邻衡岳,几度题诗上石桥。 古木传声连峭壁,一灯悬影过中宵。 风骚味薄谁相爱,攲枕常多梦鲍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乱山霜后火新烧:指山中霜降后,新近被火烧过的景象。
  • 移住:搬迁居住。
  • 衡岳:即衡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
  • 峭壁:陡峭的山壁。
  • 中宵:半夜。
  • 风骚:这里指诗文的风格和情感。
  • 味薄:指诗文的情感或意境不够深刻。
  • 攲枕:斜靠在枕头上。
  • 鲍昭:即鲍照,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以诗文著称。

翻译

长久以来,我总是想着去寻找你的路途是多么遥远,尤其是在山中霜降后,新近被火烧过的景象。最近听说你搬到了邻近衡山的地方,我几次在石桥上题诗,表达对你的思念。古木的声音与陡峭的山壁相连,一盏灯悬挂的影子一直持续到半夜。我的诗文风格和情感不够深刻,不知道有谁会喜欢,我常常斜靠在枕头上,梦见鲍照。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己诗文风格的自我评价。诗中通过“乱山霜后火新烧”和“古木传声连峭壁”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遥远而幽深的意境,增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自谦地评价自己的诗文“风骚味薄”,并表达了对古代文学家鲍照的敬仰,显示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自我反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齐己

齐己

唐僧。潭州长沙人,一说益阳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浮图。风度日改,声价益隆。尝住江陵之龙兴寺,署为僧正。后终于江陵。好吟咏,与郑谷酬唱,积以成编,号《白莲集》。又有《风骚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