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巽公:指梁贤,巽为其法号。
- 吴王庙:指吴王阖闾的庙宇,位于苏州。
- 高房:指高大的房屋。
- 南轩:指南边的窗户。
- 桃叶碧:指桃叶的绿色。
- 压畦:指菜花密集地生长在田畦上。
- 春露:春天的露水。
- 菜花黄:指菜花盛开时的黄色。
- 悬灯:悬挂的灯笼。
- 冥默:深沉的沉默或冥想。
- 凭案:依靠在桌案上。
- 渺茫:模糊不清,难以预测。
- 虎溪:地名,指庐山虎溪,为佛教圣地。
- 归梦切:指渴望归去的梦境十分迫切。
- 寺门松折:寺庙门前的松树折断,象征着不祥或变化。
- 社僧亡:指寺庙中的僧人去世。
翻译
在吴王庙的旁边有一座高大的房屋,南边的窗户透进长长的日光,帘影婆娑。 野风吹过园林,桃叶碧绿,春露滋润着田畦,菜花金黄一片。 悬挂的灯笼背后是深沉的冥想,依靠在桌案前,未来显得模糊不清。 我知道有虎溪的归梦十分迫切,但寺门前的松树折断,社中的僧人也已去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齐己在吴王庙侧高房中的所见所感。诗中,“帘影南轩日正长”一句,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悠长。后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如“吹苑野风桃叶碧,压畦春露菜花黄”,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内心的沉思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悬灯向后惟冥默,凭案前头即渺茫”,表达了一种超脱与迷茫交织的复杂情感。结尾的“知有虎溪归梦切,寺门松折社僧亡”则透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变化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