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

朝见日上天,暮见日入地。 不觉明镜中,忽年三十四。 勿言身未老,冉冉行将至。 白发虽未生,朱颜已先悴。 人生讵几何,在世犹如寄。 虽有七十期,十人无一二。 今我犹未悟,往往不适意。 胡为方寸间,不贮浩然气。 贫贱非不恶,道在何足避。 富贵非不爱,时来当自致。 所以达人心,外物不能累。 唯当饮美酒,终日陶陶醉。 斯言胜金玉,佩服无失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ù):岂,怎。
  • 方寸间:指心。
  • 浩然气:正大刚直之气。
  • 陶陶:快乐的样子。

翻译

早晨看见太阳升起,傍晚看见太阳落山。不知不觉中,镜中的我已三十四岁。不要说自己还未老,渐渐地衰老即将到来。虽然白发还未生出,但红润的面容已开始憔悴。人生能有多少岁月,在世间仿佛只是暂住。虽然有七十岁的寿命,但十人中无一二能活到。我现在还未完全觉悟,常常感到不如意。为何心中不存有浩然之气?贫贱并非不令人厌恶,但道理在于何须逃避。富贵并非不爱,时机到来自然会得到。所以心胸开阔的人,外物不能使其受累。只应畅饮美酒,整天快乐陶醉。这样的话胜过金玉,要时刻铭记不忘。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自己人生感悟的深刻表达。诗中,他通过日升日落的自然景象,引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进而反思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他认识到人生的不可预测和世事的无常,因此提倡保持豁达的心态,不被外物所累,享受当下的快乐。诗的最后,他强调了这种生活态度的价值,认为它比金玉更为珍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积极态度。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