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诫

我祖铭座右,嘉谋贻厥孙。 勤此苟不怠,令名日可存。 媒炫士所耻,慈俭道所尊。 松柏岂不茂,桃李亦自繁。 众人皆察察,而我独昏昏。 取训于老氏,大辩欲讷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铭座右:刻写在座位右侧,作为警戒和激励自己的文字。
  • 嘉谋:好的计策或建议。
  • 贻厥孙:留给子孙。
  • 令名:美好的名声。
  • 媒炫:通过中介夸耀自己。
  • 慈俭:慈爱节俭。
  • 察察:明辨,清楚。
  • 昏昏:糊涂,不明事理。
  • 老氏:指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 大辩:高明的辩论。
  • 讷言:言语迟钝,不善言辞。

翻译

我家族的祖训刻在座位的右侧,好的建议留给子孙。 勤奋不懈,美好的名声就能长存。 通过中介夸耀自己为士人所耻,慈爱节俭才是正道。 松柏怎能不茂盛,桃李也自然繁盛。 众人都明辨是非,只有我独自糊涂。 从老子那里学到的教训,高明的辩论往往言语迟钝。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家族祖训的传承,强调了勤奋、谦虚、慈俭等美德的重要性。诗中“媒炫士所耻,慈俭道所尊”一句,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于虚荣与节俭的看法,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追求。后文以松柏与桃李的茂盛比喻美德的自然显现,而“众人皆察察,而我独昏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独到见解,认为真正的智慧往往不显山露水。最后,诗人以老子的教诲作为结尾,强调了“大辩若讷”的智慧,即真正的智者往往言语不多,却字字珠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和人生智慧的深刻理解。

司空图

司空图

唐河中虞乡人,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懿宗咸通十年登进士第。卢携知政事,召为礼部员外郎。僖宗次凤翔,召图知制诏,寻拜中书舍人。昭宗龙纪初,复召拜舍人,以疾辞。乾宁中,又以户部侍郎征,数日乞还。隐中条山王官谷,作文以伸志。晚年为文,尤事放达。后梁代唐,闻哀帝被杀,绝食而卒。有《二十四诗品》(有云非图所撰)及诗集、文集。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