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西原宴望
病爱枕席凉,日高眠未辍。
弟兄呼我起,今日重阳节。
起登西原望,怀抱同一豁。
移座就菊丛,糕酒前罗列。
虽无丝与管,歌笑随情发。
白日未及倾,颜酡耳已热。
酒酣四向望,六合何空阔。
天地自久长,斯人几时活。
请看原下村,村人死不歇。
一村四十家,哭葬无虚月。
指此各相勉,良辰且欢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枕席:枕头和席子,指睡眠的地方。
-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等习俗。
- 西原:西边的山原。
- 豁:开阔。
- 糕酒:糕点和酒。
- 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
- 颜酡(tuó):脸色红润。
- 六合:指天地四方,泛指宇宙。
- 空阔:广阔无边。
- 天地:指宇宙自然。
- 斯人:这个人,指人类。
- 村人:村民。
- 哭葬:哭泣和埋葬,指丧事。
- 无虚月:没有空闲的月份,即每个月都有丧事。
- 相勉:相互勉励。
- 良辰:美好的时光。
翻译
我因病喜欢枕席的凉爽,太阳高照时还在沉睡。 兄弟们叫醒我,说今天是重阳节。 我起身登上西边的山原远望,心中豁然开朗。 移动座位靠近菊花丛,糕点和酒摆放在前面。 虽然没有音乐伴奏,但欢笑随着情感自然流露。 太阳还未完全落下,我的脸已红润,耳朵也发热。 酒意正浓,我四处观望,宇宙是多么广阔无边。 天地自然长久存在,而人类能活多久呢? 看看原下的村庄,村民们接连不断地死去。 一个村庄里有四十户人家,每个月都有丧事。 我们彼此勉励,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尽情欢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登高的情景,通过对比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白居易以病中对凉爽枕席的喜爱为引子,引出重阳节的登高活动,展现了与兄弟们共度佳节的欢乐场面。然而,诗的结尾转向对生死的深刻思考,通过描述村庄中频繁的丧事,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节日的欢乐,又透露出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洞察。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