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老为期

不与老为期,因何两鬓丝。 才应免夭促,便已及衰羸。 昨夜梦何在,明朝身不知。 百忧非我所,三乐是吾师。 闭目常闲坐,低头每静思。 存神机虑息,养气语言迟。 行亦携诗箧,眠多枕酒卮。 自惭无一事,少有不安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鬓丝(bìn sī):指鬓角的头发。
  • 夭促(yāo cù):早逝。
  • 衰羸(shuāi léi):衰老瘦弱。
  • 百忧:各种忧虑。
  • 三乐:指三种快乐的事情。
  • 存神:保持精神。
  • 机虑:思虑。
  • 养气:保养气息。
  • 诗箧(shī qiè):装诗稿的箱子。
  • 酒卮(jiǔ zhī):酒杯。

翻译

不与老天约定时间,为何两鬓已生白发。 本应避免早逝,却已步入衰老瘦弱。 昨夜梦中的我在何处,明朝醒来不知身在何方。 百种忧虑非我所愿,三种快乐是我师法。 闭目时常闲坐,低头每每静思。 保持精神,思虑平息,保养气息,言语缓慢。 行走时携带诗稿箱,睡眠多用酒杯为枕。 自愧无一事可做,少有不安之时。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白居易对老去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诗中,“不与老为期”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对比“才应免夭促,便已及衰羸”,诗人感叹生命的无常和衰老的迅速。后文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超然态度,无论是在梦中还是醒时,他都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态,享受着简单的生活乐趣,如“三乐是吾师”、“行亦携诗箧,眠多枕酒卮”。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脱的态度。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