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陇外:指边疆地区。陇,lǒng,古代指甘肃一带。
  • 征戍:指军队长期驻守边疆。
  • 故姬:指失宠的宫女或妃子。
  • 没蕃:指在边疆战死或失踪的将士。蕃,fān,古代指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
  • 玉兔银蟾:指月亮。玉兔,yù tù,传说中月宫中的兔子;银蟾,yín chán,传说中月宫中的蟾蜍。

翻译

万里的清光令人难以思量,它带来的忧愁和恨意环绕着天涯。 有谁在边疆长久地驻守,又有哪家的庭院前发生了新的离别? 失宠的宫女在夜晚回到空荡的院子,战死边疆的老将在此时登上楼台。 这月光照亮了多少人的心碎,而月宫中的玉兔和银蟾却远不知人间疾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光,以及它引发的深沉情感。白居易通过月光这一自然景象,巧妙地勾连起边疆征戍、家庭别离、宫廷失宠和战死将士的哀思,展现了人间百态和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诗中“万里清光不可思”一句,既赞美了月光的美丽,又暗含了其带来的无尽愁思。后文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境遇,深化了月光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中秋咏月诗中的佳作。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