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谕怀:表达内心的感慨。
- 黑头日已白:指年轻时的黑发逐渐变白。
- 白面日已黑:指年轻时的白皙面容逐渐变得暗淡。
- 终极:最终的极限或终点。
- 止遏:阻止,遏制。
- 况彼身外事:何况那些与自身无关的事情。
- 悠悠:形容遥远或长久。
- 通与塞:通畅与阻塞,比喻事物的顺利与困难。
翻译
年轻时的黑发日渐变白,白皙的面容也日渐暗淡。 人生在世,直到死亡,这种变化何时才是尽头? 常言道,自己的事情,最重要的莫过于外表和容貌。 一旦这些改变来临,我们无法阻止。 何况那些与自身无关的事情,它们或顺或逆,长远而不可预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人生中不可避免的衰老过程,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黑头日已白,白面日已黑”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自然变化,而“一朝改变来,止遏不能得”则强调了这种变化的不可逆性。最后,作者将这种对生命变化的感慨扩展到更广阔的人生境遇中,指出无论是个人还是外在世界,都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变化。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白居易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