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中丞与李给事山居雪夜同宿小酌

宪府触邪峨豸角,璅闱駮正犯龙鳞。 那知近地斋居客,忽作深山同宿人。 一盏寒灯云外夜,数杯温酎雪中春。 林泉莫作多时计,谏猎登封忆旧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宪府:古代官署名,这里指御史台,负责监察官员。
  • 触邪:指揭发奸邪。
  • 峨豸角:豸(zhì),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能辨是非曲直,见人争斗即以角触不直者。这里比喻御史的正直。
  • 璅闱:璅(suǒ),指宫中的小门。这里指宫廷内部。
  • 駮正:駮(bó),指辩论纠正。
  • 犯龙鳞:比喻直言进谏,触怒皇帝。
  • 斋居:指在寺庙或静室中居住,进行宗教或修身养性的活动。
  • 温酎:酎(zhòu),指经过多次酿造的醇酒。
  • 谏猎:指劝谏皇帝不要过度游猎。
  • 登封:指皇帝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仪式。

翻译

御史台揭发奸邪,正直如豸角高耸,宫廷内部辩论纠正,敢于触犯龙鳞。 哪知近处斋居的客人,突然变成了深山中的同宿之人。 一盏寒灯照亮云外的夜晚,几杯温热的醇酒在雪中带来春意。 林泉之间不要作长久打算,回忆起当年劝谏皇帝不要过度游猎,封禅时怀念旧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李中丞、李给事在山居雪夜同宿的情景,通过对比御史台的正直与宫廷的辩论,表达了诗人对正直与忠诚的赞美。诗中“一盏寒灯云外夜,数杯温酎雪中春”以对仗工整、意境深远著称,展现了雪夜中的宁静与温暖。结尾的“谏猎登封忆旧臣”则体现了诗人对过去忠诚谏言的怀念,以及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