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闲

萧洒伊嵩下,优游黄绮间。 未曾一日闷,已得六年闲。 鱼鸟为徒侣,烟霞是往还。 伴僧禅闭目,迎客笑开颜。 兴发宵游寺,慵时昼掩关。 夜来风月好,悔不宿香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洒:潇洒自如,形容人的举止自然大方。
  • 伊嵩:指伊水和嵩山,这里泛指山水之间。
  • 黄绮:黄色的绮罗,这里指美好的景色。
  • :烦恼,不快乐。
  • 徒侣:同伴,伙伴。
  • 烟霞:指山水之间的云雾,也用来比喻隐居的生活。
  • :禅定,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式,指心无杂念,静坐冥想。
  • :懒散,懒惰。
  • 昼掩关:白天关上门,指不外出,闭门不出。
  • 风月:指风景和月色,也泛指美好的景色。
  • 宿:住宿,过夜。

翻译

在伊水和嵩山下,我潇洒自如,在黄绮般的美景中悠游自在。 从未有一天感到烦恼,已经享受了六年的闲适生活。 鱼和鸟是我的同伴,烟霞是我往来的朋友。 与僧人一起闭目禅定,迎接客人时笑逐颜开。 兴致来时,夜晚去寺庙游玩,懒散时白天就关上门不出。 夜晚的风月如此美好,真后悔没有在香山过夜。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白居易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享受。诗中,“萧洒伊嵩下,优游黄绮间”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自在状态,而“未曾一日闷,已得六年闲”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快乐。诗中的“鱼鸟为徒侣,烟霞是往还”进一步以自然界的生物和景象为伴,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夜来风月好,悔不宿香山”则流露出诗人对未能更深入体验自然美景的遗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白居易闲适诗的特点。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