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新馆

曾为白社羁游子,今作朱门醉饱身。 十万户州尤觉贵,二千石禄敢言贫。 重裘每念单衣士,兼味尝思旅食人。 新馆寒来多少客,欲回歌酒暖风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社:古代隐士的居所,这里指贫穷的住处。
  • 朱门:古代富贵人家的门,这里指富贵的生活。
  • 十万户州:指管理着十万户的大州,意味着官职显赫。
  • 二千石禄:古代官员的俸禄,二千石是高级官员的俸禄,这里表示官职高。
  • 重裘:厚重的皮衣,指富贵人家的保暖衣物。
  • 单衣士:穿着单薄衣服的士人,指贫穷的读书人。
  • 兼味:多样的食物,指丰盛的饮食。
  • 旅食人:在外流浪,靠吃别人施舍的人。

翻译

曾经我是贫穷住处的流浪者,如今成了富贵人家的饱食之身。 管理着十万户的大州,我感到自己尤为尊贵,拥有二千石的高俸禄,我怎敢说自己贫穷。 每当穿上厚重的皮衣,我就会想起那些穿着单薄衣服的士人,品尝着丰盛的饮食,我也会想起那些在外流浪,靠吃别人施舍的人。 新馆里来了多少客人,我想要用歌声和美酒来温暖这风尘仆仆的旅途。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白居易对自己从贫穷到富贵的转变的感慨。诗中,“白社”与“朱门”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生活的巨大变化。诗人虽然身居高位,享受着富贵,但内心仍然保持着对贫穷士人和流浪者的同情和关怀。诗的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客人的欢迎,希望通过歌声和美酒来温暖客人的心,也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宽广的胸怀。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