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西亭偶咏

常爱西亭面北林,公私尘事不能侵。 共闲作伴无如鹤,与老相宜只有琴。 莫遣是非分作界,须教吏隐合为心。 可怜此道人皆见,但要修行功用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公私尘事:指公务和私人的琐事。
  • 共闲:共同享受闲暇。
  • 无如:没有比得上。
  • 与老相宜:与老年生活相适应。
  • 莫遣:不要让。
  • 是非分作界:将是非作为界限。
  • 吏隐:指官吏的隐退生活。
  • 合为心:成为内心的追求。
  • 可怜:可惜。
  • 此道:这种方法或道理。
  • 人皆见:人们都能看到。
  • 但要:只是需要。
  • 修行功用深:修行的效果深远。

翻译

我常常喜爱那西亭,它面朝北边的树林,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人的琐事都无法侵扰这里。 共同享受闲暇,没有什么比得上鹤,与老年生活相适应的只有琴。 不要让是非成为界限,应该让官吏的隐退生活成为内心的追求。 可惜这种方法或道理人们都能看到,只是需要修行的效果深远。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白居易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中,“西亭”成为他心灵寄托的象征,与北林、鹤、琴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他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深入修行,才能真正体会到隐逸生活的真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的超越。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