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三题庐山桂

浔阳十月天,天气仍温燠。 有霜不杀草,有风不落木。 玄冥气力薄,草木冬犹绿。 谁肯湓浦头,回眼看修竹。 其有顾盼者,持刀斩且束。 剖劈青琅玕,家家盖墙屋。 吾闻汾晋间,竹少重如玉。 胡为取轻贱,生此西江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
  • 温燠(yù):温暖。
  • 玄冥:古代神话中的冬神,这里指冬天。
  • 湓浦:即湓水,流经九江。
  • 青琅玕(láng gān):指竹子。
  • 汾晋:指今山西省一带。
  • 西江: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翻译

浔阳的十月天,天气依旧温暖。 即使有霜也不会杀死草,有风也不会吹落树上的叶子。 冬神的力量似乎很薄弱,草木在冬天依然绿意盎然。 谁会在湓水边回头看,那里的修竹引人注目。 那些注意到它们的人,用刀将竹子砍下并捆绑起来。 将它们剖开,家家户户用来盖墙和屋顶。 我听说在汾晋一带,竹子稀少珍贵如玉。 为何在这里却如此轻贱,生长在这西江的曲流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浔阳十月温暖如春的景象,以及当地竹子的普遍和被轻视的命运。白居易通过对比浔阳与汾晋的竹子,表达了对浔阳竹子命运的感慨。诗中“玄冥气力薄,草木冬犹绿”一句,既描绘了浔阳冬日的温暖,也隐喻了竹子的生命力。后文通过对竹子被随意砍伐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忽视和浪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