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道居三首

东里素帷犹未彻,南邻丹旐又新悬。 衡门蜗舍自惭愧,收得身来已五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履道:指实践道德。
  • 东里: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白居易的住所附近。
  • 素帷:白色的帷幕,常用于丧事。
  • :撤除。
  • 南邻:南边的邻居。
  • 丹旐:红色的旌旗,也用于丧事。
  • 衡门:简陋的门户。
  • 蜗舍:比喻狭小的住所。
  • 收得身来:指自己得以安身立命。

翻译

东边的邻居家白色的丧事帷幕还未撤去,南边的邻居又挂起了新的红色丧旗。我这简陋的小屋,自感惭愧,自从能够安身立命以来,已经过去了五年。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白居易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感慨。诗中通过对邻居家丧事的描写,对比自己简陋的居住条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的自惭愧,不仅是对物质条件的反思,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