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夘仲秋复当计偕北上以家母病不赴与诸友言别四首
神京岂不遥,阊阖造中天。
金茎夹广陌,玉陛蒐群贤。
幸生唐虞代,况逢强盛年。
徘徊高堂病,一卧垂十年。
既无稚子娱,亦寡群从援。
椿庭渺何许,万里越南滇。
感此去住怀,戚戚摧心颜。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己夘仲秋:己卯年中秋。己卯,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计偕:古代指应征召的士人随计吏偕往,后泛指应征。
- 阊阖:神话中的天门,这里指皇宫的正门。
- 金茎:指宫殿前的铜柱,常用来支撑承露盘。
- 广陌:宽阔的道路。
- 玉陛:玉制的台阶,指皇宫的台阶。
- 唐虞代:指尧舜的时代,比喻太平盛世。
- 椿庭:指父亲的居所或父亲。
- 越:穿越。
- 南滇:指南方的滇池地区。
翻译
神京岂不遥远,皇宫正门直通天际。 金色的铜柱夹道而立,玉制的台阶上聚集着群贤。 幸好生在唐虞那样的太平盛世,又恰逢国家强盛的年代。 然而我因高堂母亲的病痛,已经卧床十年。 既没有幼子的欢娱,也少有亲友的援助。 父亲的居所遥远,万里之外穿越南滇。 感怀这离去的忧思,悲戚之情摧人心颜。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因母亲病重而无法应征赴京的无奈与忧愁。诗中,“神京”、“阊阖”、“金茎”、“玉陛”等词语描绘了皇宫的壮丽与尊贵,与“高堂病”、“稚子娱”、“群从援”等家庭生活的细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末的“感此去住怀,戚戚摧心颜”更是深刻表达了作者因家国情怀与个人境遇的冲突而感到的痛苦与无奈。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
胡应麟的其他作品
- 《 夏日郭方伯沈侍御李祠部金大参招集祐圣道馆四首 》 —— [ 明 ] 胡应麟
- 《 送赵进士使太原 》 —— [ 明 ] 胡应麟
- 《 永叔方舟豪饮即事十首时行次齐鲁卫间 》 —— [ 明 ] 胡应麟
- 《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三十三 如如境 》 —— [ 明 ] 胡应麟
- 《 祝贞妇诗 》 —— [ 明 ] 胡应麟
- 《 题于生芦雁四图飞 》 —— [ 明 ] 胡应麟
- 《 夏日集大学士赵公斋中时群从诸孙咸集 》 —— [ 明 ] 胡应麟
- 《 送安头陀还兰阴作同少傅公四首 》 —— [ 明 ] 胡应麟
相关推荐
- 《 西湖竹枝歌 》 —— [ 元 ] 杨维桢
- 《 壬戌仲秋有鹤自西北来集予舍,为赋来鹤篇 》 —— [ 清 ] 李诩
- 《 戊寅八月以容春集托乔司马寄王中丞虎谷越岁司马以集还因得中丞之讣 》 —— [ 明 ] 邵宝
- 《 八月大水有感 》 —— [ 明 ] 钟芳
- 《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和顿主簿起见赠二首 》 —— [ 宋 ] 苏辙
- 《 弘治十二年秋八月到靖康外叔祖陈廷圭赠诗一律席上走笔次韵三首 》 —— [ 明 ] 王缜
- 《 去八月同张文饶考试始遂言集执经问道至今不敢忘因成二诗 》 —— [ 宋 ] 晁公溯
- 《 仲秋御园即事 其一 》 —— [ 清 ] 弘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