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蓟州城楼得园字

塞北城当蓟北门,三河流接九河源。 霸图已逐秋云远,节制新添虎卫尊。 几处桑麻思乐业,千家砧杵静朝暾。 此时天畔登楼望,眼入西风忆故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蓟州:古地名,今位于中国河北省。
  • 三河:指流经蓟州的三条河流。
  • 九河源:泛指众多河流的发源地。
  • 霸图:指古代的霸业或宏图。
  • 节制:此处指军事上的指挥和控制。
  • 虎卫:指勇猛的卫士或军队。
  • 桑麻:指农作物,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农业。
  • 乐业:安居乐业,指人们安定的生活。
  • 砧杵:古代捣衣的工具,这里指洗衣声,代指日常生活。
  • 朝暾:早晨的阳光。
  • 西风:秋风,常带有萧瑟、凄凉的意味。
  • 故园:故乡。

翻译

站在塞北的蓟州城楼上,这里是通往北门的要地,三河在此交汇,连接着众多河流的源头。古代的霸业已随秋云远去,而今军事指挥的新体系使得虎卫军队更显尊贵。几处桑麻地让人思念安居乐业的生活,千家万户的砧杵声在晨光中静默。此时我站在天边的高楼上远望,西风中,我不禁回忆起遥远的故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蓟州城楼上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塞北地理环境的描述,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历史的深远。诗中“霸图已逐秋云远”一句,既表达了对古代霸业的缅怀,也透露出对现实军事力量的关注。后两句通过对桑麻和砧杵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结尾的“眼入西风忆故园”则深情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唐之淳

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 4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