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蜀汉铙歌十二首帝车见

顾隆中,一顾再顾三顾何从容。千秋载睹明扬风。 君臣契合鱼水同。莘野币交汤匪躬。渭川一见罗非熊。 何如三顾勤隆中。惜哉炎烬嘘残虹。创业未半中道终。 三分鼎足宁称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顾隆中:指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 明扬风:指明君选拔贤才的风气。
  • 鱼水同:比喻关系亲密无间,如同鱼与水。
  • 莘野币交:指商汤用币帛聘请伊尹的故事,伊尹是商朝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被尊为“商元圣”。
  • 汤匪躬:指商汤,商朝的开国君主,以仁德治国,被尊为圣君。
  • 渭川一见罗非熊:指周文王在渭水边遇见姜子牙(又称吕尚、姜太公),姜子牙是周朝的开国功臣,被尊为“太公望”。
  • 炎烬:指战火。
  • 嘘残虹:比喻战后残破的景象。
  • 三分鼎足:指三国鼎立的局面。

翻译

回望隆中,一顾再顾三顾,多么从容。千秋之后,我们见证了明君选拔贤才的风气。 君臣之间的关系如同鱼水般亲密无间。商汤用币帛聘请伊尹,并非为了个人私利。周文王在渭水边遇见姜子牙,罗网中并非只有熊罴。 相比之下,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更是何等勤勉。可惜战火如同残破的彩虹,创业未半就中途终结。 三国鼎立的局面,又怎能称之为真正的英雄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诸葛亮三顾茅庐的赞美,以及对君臣关系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明君贤臣的向往和对历史英雄的缅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如商汤聘请伊尹、周文王遇见姜子牙等,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知识和文学功底。同时,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反思,传达了一种对英雄时代逝去的惋惜之情。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