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称浦,别浦,即另一条支流。
- 水槛:临水的栏杆,这里指池亭边的栏杆。
- ****杖屦(jù):拄杖漫步,“屦”本指鞋,这里代指漫步。
- 莓苔:苔藓。
- ****新篁(huáng):新生的竹子。
- 习池:古代有习家池,在今湖北襄阳,此借指王氏池亭 。
- 葛强:晋代山简的爱将,此借指陪在诗人身边的友人 。
翻译
在那分开的支流旁,渔人的歌声隐约传来;靠近流水的池亭栏杆已经打开。池亭的主人时不时拄着拐杖漫步,此时夕阳的余晖洒在长满苔藓的地面。沙地洁净,新生的竹子破土而出;池亭幽静,引来成群的鸟儿停留。这里的风景如同习家池般奇异美妙,令人欣喜的是有如同葛强一般的好友相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王氏池亭的清幽景致。开篇“别浦渔歌近,临流水槛开”,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营造出清幽而开阔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能听到渔歌,看到池亭在流水边敞开。“主人时杖屦,斜日在莓苔”描绘出主人闲适的神态,在斜日余晖下拄杖踱步在长满苔藓之地,十分悠然自得,画面感十足。“沙净新篁出,亭幽群鸟来”进一步刻画池亭的环境,干净的沙地与新生的竹子,幽静的亭院招来群鸟,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又宁静祥和的景象。最后两句“习池风景异,喜有葛强陪”,诗人以古比今,将此地风景比作习家池,又借葛强表达有好友相伴的喜悦,在赞美景色的同时,又道出友情的珍贵,情景交融,展现出诗人对眼前美好景致与惬意生活的享受。整首诗用词平实却生动地勾勒出春日池亭美妙画卷,闲适之意贯穿始终 。